Dot-to-Dot | 最實用的線上學習平台 | 新鮮人該如何找到 Backend Engineer 的職位
...

新鮮人該如何找到 Backend Engineer 的職位

2022/05/11

當初選擇六個月替代役而不是四個月志願役,是因為有些替代役單位開放使用電腦,覺得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拿來刷Leetcode+投履歷,等退伍就能直接上工。而我原本的預期,最理想就是能錄取新加坡的工作,體驗在海外工作的感覺,雖然中間一度放棄,沒想到最後峰迴路轉,還真的拿到Offer,是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。

大學期間,我一直深受冒牌者症候群所苦,覺得跟系上大神們比起來,自己無論是智商、學習能力或coding,都跟別人差了一大截。不過即便如此,我原本還是認為以過去累積的相關工作經驗,要找到工作應該不會遇到太多困難,結果實際找起來著時吃了不少苦頭。

 

一開始我先挑了幾間感覺比較簡單的容易錄取的公司練練手。

因為聽說這幾間公司有很多非本科的人在裡面,我抱持著理所當然要得到offer的心態面了兩間公司。兩個禮拜之後結果出來:Reject、Reject。接連收到的拒絕,讓我心情盪到低谷。

我開始覺得有點慌,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廢。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是不是跟我所認知的不太一樣。然後我急急忙忙跑去找前陣子剛找到工作的學姊,問她我到底是哪邊做得不好、哪邊可以改進。沒想到她還特別抽空幫我做了模擬面試跟履歷診斷。那陣子真的很謝謝偏偏學姊跟芸欣學姊把我接住,除了聽我抱怨還給了很多實用的建議。

Takeaway: 將前幾間面試視為學習機會,盡量不要放太大的得失心,更專注在從每一場面試挖掘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。否則不只得到結果之後需要花額外時間做心態調適,甚至可能因為得失心太重而影響面試回答。
What you can do:
- 找身邊曾經走過類似路程的學長姐,表達希望聊聊
- 用google doc紀錄每次的面試問題&回答,讓自己可以回頭檢視
- 在Instagram摯友或小帳,用文字抒發情緒
- 每次面試完,試探性詢問面試官能否針對這次面試表現,提供一點建議(如果事後才想寄信尋求建議,九成以上都不會收到回覆)

 

調適好心情後,重新開始投第二波履歷。同時我也在FB發文提到正在求職,偶爾也會跟身邊朋友聊到,往往會被熱切的關心:「你在找什麼職位?、「我好像有認識的朋友在XX公司,可以幫你內推」「對我們家公司有沒有興趣,我可以幫你推」。另外我自己也開始透過臉書社團以及Linkedin一些熱心學長的協助內推,因此拿到幾家不錯公司的面試。

Takeaway: 很多時候朋友很願意幫助你,只要你表達自己的需要(當然要保持感謝跟禮貌~
What you can do:
- 跟身邊的朋友說你在求職,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

 

中間好幾次,我距離夢寐以求的海外工作機會只差一步,卻又在最後止步。

好不容易通過全英文的技術面試,能跟新加坡、泰國的面試官討論system design問題,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肯定,一度以為自己就要飛出去了。一兩週的等待特別漫長,最後卻還是等到一封感謝信。當下心裡只想大喊「好可惜!!!」,卻也深知自己從 EE 跨到 CS,還有很多底子需要加強。

Takeaway: 這個過程雖然蠻煎熬,但是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最好機會。例如我在面試中被問了不少資料庫的問題,從原本完全沒修過系上Database課程,到幾乎把CMU 15-445影片看完,也終於比較明白很多技術選擇有哪些考量
What you can do:
- 詳實記錄每次面試的問答,在下一次面試可以調整並觀察效果如何
- 向身邊學長姐請教,求推薦不錯的線上or書本學習資源

 

在七月初,我終於得到了幾間offer。經過一番考量,我選擇在新加坡的Offer做為第一份正職工作。有兩個原因,第一個原因是我原本大四下就打算去新加坡進行一學期的交換學生,結果卻因為疫情取消而提前畢業,這次選擇去新加坡工作彌補了心中原本沒有去成的遺憾。第二個原因是看到同屆朋友紛紛申請上美國研究所準備出國,我心裡其實也很想出國看看,所以覺得應該要把握這次出國開眼界的機會。

決定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掙扎,例如該不該第一份工作就出國,還是其實先待在國內工作一段時間累積經驗再出去比較好?但是考慮到之後年紀越來越大,像是家庭或是其他的牽掛只會越來越多,因此現在出去是機會成本最低的時間點了。至於這個決定是好還是壞,就留給未來的自己來決定吧。